一圖看懂天然氣全產(chǎn)業(yè)鏈
產(chǎn)氣田
截至2016年底,全國累計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13.74萬億立方米。2016年,國內天然氣產(chǎn)量1369億立方米,同比增長1.7%,其中頁巖氣產(chǎn)量79億立方米,煤層氣地面抽采量約45億立方米,較2015年略有增長,煤制天然氣產(chǎn)量21.6億立方米。川渝、鄂爾多斯、塔里木和海域四大氣區(qū)產(chǎn)量總和1115.9億立方米,占全國總產(chǎn)量的83.2%。
中國石油長慶油田:2012年,長慶油田產(chǎn)量首次超越大慶油田,成為中國第一大油氣田。截至2017年4月,長慶油田累計原油產(chǎn)量達到3億噸。2016年天然氣產(chǎn)量365.0243億立方米,今年前10個月生產(chǎn)天然氣303.25億立方米。長慶油田旗下的蘇里格氣田,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天然氣氣田,其年產(chǎn)量超過200億立方米。
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:是以天然氣為主產(chǎn)的油氣田。2016年天然氣產(chǎn)量235.6億立方米。今年前10個月生產(chǎn)天然氣208.04億立方米,與去年相比增長8.4%。
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:是中國第三大天然氣產(chǎn)地。2016年天然氣產(chǎn)量190億立方米。其龍王廟組氣藏是迄今為止單體規(guī)模最大的海相碳酸鹽巖整裝氣藏,探明儲量4403.83億立方米。
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:是中國首個進入商業(yè)開發(fā)的頁巖氣田。2017年,涪陵頁巖氣田力爭建成100億立方米年產(chǎn)能的大氣田。截至2017年3月,涪陵頁巖氣田累計供氣突破100億立方米。
中國石化普光氣田:是國內規(guī)模最大、豐度最高的海相高含硫氣田,年產(chǎn)能超過100億立方米。目前,普光氣田混合氣年生產(chǎn)能力達到110億立方米。
管道
截至2016年底,全國已建成天然氣管道6.8萬千米,干線管網(wǎng)總輸氣能力超過2800億立方米/年。全國供氣網(wǎng)絡主要包括西氣東輸系統(tǒng)、川氣東送、西南管道系統(tǒng)、陜京管道系統(tǒng)等。我國供氣格局呈“西氣東輸、海氣登陸、就近外供”的趨勢。
西氣東輸系統(tǒng):在役管道11883公里,供氣覆蓋西北東部、中原、長三角、珠三角地區(qū),管網(wǎng)一次管輸能力達1036億立方米/年,為4億多居民供氣。涵蓋西氣東輸一線、二線和三線。西一線從新疆始發(fā)、到上海市白鶴鎮(zhèn)結束,全長3839千米。西二線由1支起于新疆霍爾果斯干線和其他8條分支線組成。西三線也是包括1干8支,同樣經(jīng)過新疆、甘肅、江西、陜西等省份。
陜京管道系統(tǒng):由陜京一線、二線、三線和四線組成。其中一線從陜西靖邊出發(fā),二線、四線自陜西省靖邊出發(fā),三線自陜西省榆林出發(fā),均至北京市。陜京一線輸氣管道總長1098千米,設計年供氣能力33億立方米。陜京二線輸氣管道全線總長935千米,設計年輸氣量120億立方米。陜京三線管道全長896千米,設計年輸量150億立方米。陜京四線自陜西靖邊首站至北京高麗營末站,管線全長1120千米,北京段長約107千米設計年輸氣量300億立方米。
川氣東送系統(tǒng):由干線從光譜北出發(fā)、東至上海的川氣東送以及從重慶出發(fā)至武漢的全長約719千米的忠武線組成。
西南管道系統(tǒng):中衛(wèi)—貴陽聯(lián)絡線和中緬天然氣管道構成。中衛(wèi)—貴陽聯(lián)絡線將中衛(wèi)(位于寧夏)作為首站,將貴州作為末站,總線路全長約1613千米。
東北管網(wǎng):涵蓋秦沈線、大沈線和沈長線三條管道。秦沈線將秦皇島作為首站,沈陽是其末站,總長約406千米。
儲氣
LNG接收站
截至2017年6月,中國已投產(chǎn)的LNG接收站共有15座,總接收規(guī)模達789.6億立方米/年。已核準正在建設的LNG項目6個,已核準或核準尚未開工項目2個,規(guī)模合計280億立方米/年。
深圳大鵬LNG接收站:是中國首個引進LNG的試點項目。2006年9月底項目進入商業(yè)運營。目前,項目年周轉能力提高至95.2億立方米/年。
福建莆田LNG接收站:位于湄洲灣北岸的秀嶼港,2009年投產(chǎn)。福建LNG是中國內地第一個由國內企業(yè)自主引進、建設和管理的大型LNG項目。氣源來自印尼東固項目,每年從印尼東固購買36.4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。
江蘇如東LNG接收站:是中國石油第一座LNG接收站。該項目年接收能力49億立方米。2011年正式商業(yè)運營。江蘇LNG項目主要接收來自卡塔爾的LNG資源。
遼寧大連LNG接收站:位于遼寧省大連市。是目前世界最大的LNG專用碼頭,是世界唯一實現(xiàn)卸船和裝船一體化的LNG碼頭,LNG接卸能力可以達到140億立方米/年。主要接收來自卡塔爾、澳大利亞、伊朗等國家的LNG資源。
天津浮式LNG接收站:位于天津港南疆港區(qū),是國內第一個浮式LNG項目。從2013年11月開始供氣,一期規(guī)模30.8億立方米。二期工程建設采用常規(guī)大型陸上接收站的模式,規(guī)模不少于84億立方米/年。
地下儲氣庫
截至2016年底,國內有12座地下儲氣庫,工作氣量達63億立方米,占消費量的3.1%。中國石油的儲氣庫有10座,調峰能力為61億立方米/年。中國石化2個儲氣庫調峰能力為2億立方米/年。
大港儲氣庫群:包括大張坨、板中北和板中南等6座儲氣庫,設計總庫容達到69.57億立方米,有效工作氣量達到30.58億立方米,是京津地區(qū)天然氣穩(wěn)定供應的重要儲集地,為華北地區(qū)天然氣供應提供了能源保障。
呼圖壁儲氣庫:于2011年10月開工建設,2014年10月投入運營,設計庫容117億立方米,工作氣量45.1億立方米,其中調峰工作氣量20億立方米,戰(zhàn)略儲備工作氣量25.1億立方米。季節(jié)調峰日注氣1550萬立方米。
蘇橋儲氣庫群:由5個儲氣庫構成,總有效庫容67億立方米,設計工作氣量23億立方米/年,總注氣規(guī)模1300萬立方米/天,采氣規(guī)模2100萬立方米/日。
相國寺儲氣庫:位于重慶市北碚和渝北區(qū)境內,儲氣庫設計庫容42.60億立方米,日最大注氣量達1380萬立方米,季節(jié)調峰最大日采氣量1393萬立方米。
遼河油田雙6儲氣庫:是枯竭油氣藏型儲氣庫,位于遼寧省盤錦市,于2016年投產(chǎn),設計工作氣量約16億立方米。
貿易
我國天然氣主要以管道天然氣和LNG兩種形式進口。2016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達758億立方米,同比增長22%,其中管道天然氣進口量392億立方米,LNG進口366億立方米。天然氣進口以中國石油、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油為主導,占全國進口量的97.9%。
管道天然氣:2016年我國進口管道天然氣的國家有土庫曼斯坦(303億立方米,占比87.6%)、緬甸(44億立方米)、烏茲別克斯坦(40億立方米)和哈薩克斯坦(4億立方米)。中國—中亞天然氣管道起于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邊境,從霍爾果斯進入中國,成為“西氣東輸二線”,管道全長約一萬千米,是世界上最長的天然氣管道;中哈天然氣管道是中國石油與哈油共同投資建成了年輸氣能力550億方的中哈天然氣管道,已累計輸氣1900億立方米以上;中緬天然氣管道從云南入境,在廣西貴港終止,2016年輸氣量僅44億立方米,占設計能力的三分之一。
液化天然氣:我國LNG進口來源地已擴展至18個國家,澳大利亞是我國最大的LNG進口國。2016年我國從澳大利亞進口LNG169億立方米(占比46%);從東南亞地區(qū)(印尼36億立方米、馬來西亞39億立方米和巴布亞新幾內亞30億立方米)進口量總和占28.8%,超過卡塔爾(70億立方米),成為我國第二大LNG進口來源地區(qū)。2016年,各公司共新增購銷合同30億立方米以上,關鍵條款協(xié)議7億立方米,非約束性暫定協(xié)議14億立方米。
銷售
我國從事天然氣銷售業(yè)務的公司還是以三大石油公司為主,2016年國內天然氣的銷售比例達到97%以上,進口天然氣占全國進口量的約98%。
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分公司:負責公司天然氣業(yè)務的管理和運營,下設北方、東部、西部、西南、南方5大區(qū)域天然氣銷售分公司作為其所屬機構,按分公司設置。北方分公司負責黑吉遼、京津冀、山西、內蒙古東部八省區(qū)業(yè)務;東部分公司負責江浙滬、山東、河南、安徽六省市業(yè)務;西部分公司負責新疆、青海、陜甘寧、內蒙古西部、西藏七省區(qū)業(yè)務;西南分公司負責川渝、滇黔桂五省區(qū)業(yè)務;南方分公司負責廣東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海南五省及香港業(yè)務。
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:負責中國石化天然氣長輸管道、LNG接收站、CNG加氣母站、儲氣庫等的建設和運行管理。目前,天然氣分公司在建和運行管網(wǎng)4600余公里,“二線”(川氣東送管道、榆濟輸氣管道)、“三站”(山東LNG接收站、天津LNG接收站、北海LNG接收站)、“三庫”(中原、江漢、金壇儲氣庫)的戰(zhàn)略布局正在逐步形成。
中國海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:負責統(tǒng)一經(jīng)營和管理中國海油天然氣及發(fā)電板塊業(yè)務。氣電集團以LNG及相關產(chǎn)業(yè)為核心業(yè)務,在中國沿海地區(qū)積極建設天然氣大動脈,形成統(tǒng)一的LNG貿易平臺,迅速確立了國內LNG行業(yè)領軍者地位。
數(shù)讀用氣
2016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2058億立方米
天然氣消費主要集中在環(huán)渤海、長三角和東南沿海地區(qū)
2016年三個地區(qū)天然氣消費量1019億立方米,占50%
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占6.4%,用氣人口首次突破3億人
城鎮(zhèn)燃氣消費(含天然氣汽車用氣)729億立方米,占35.4%
天然氣發(fā)電消費366億立方米,占17.8%
工業(yè)燃料消費量為712億立方米,占34.6%
化工用氣量約為251億立方米,占12.2%。